甘州融媒讯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甘州区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高额彩礼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助力乡村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
构建一套“专项治理”清单。聚焦全区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印发《甘州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分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重点围绕“文化浸润”“党建引领”“自治提升”“法治护航”“公益筑桥”“惠农纾困”六大行动,通过开展集中专题宣传、制定地方倡导标准、文化下乡惠民、婚嫁事项报备、村规民约更新、加强婚介行业规范、简化婚嫁流程等系列措施,有效构建破除婚俗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
发起一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发布《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倡议书》,倡议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争做文明婚俗“引路人”;城乡群众积极响应,争做文明婚俗“践行者”;党群携手同心发力,争做文明婚俗“推动者”。“线上+线下”广泛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渠道宣传倡议书,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开展一轮“靶向摸底”精准调查。全覆盖深入各乡镇、重点村(社区),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收集群众建议,详细了解婚嫁彩礼等基本情况。开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线上问卷调查,重点摸清彩礼现状、群众负担、观念认知及治理建议等核心内容,累计回收调查问卷4376份,精准掌握全区彩礼现状的原始数据和基层民意,精准识别问题突出区域和重点人群,为科学制定差异化治理措施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切实提升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强一支“全链条”引导服务队。以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红白理事会骨干、德高望重乡贤、优秀青年志愿者、法律明白人为主体,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明确队伍职责,参与政策宣传解读、婚恋观念引导、婚前教育辅导、婚庆事宜协商、矛盾纠纷调解、文明新风监督等工作,用“乡音土话”和身边事化解彩礼纠纷,引导群众守彩礼“限高”及礼仪规范。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基层自治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将彩礼治理纳入村规民约修订重点内容,通过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张贴红黑榜等方式强化监督约束,红白理事会成员带头示范、现身说法,当好“文明劝导员”“婚俗监督哨”,保障治理落地“最后一公里”。
铸实一份“村规民约”。制定甘州区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定聘迎娶礼仪指导规范,实施村规民约修订更新行动,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各村(社区)重点对彩礼数额、婚宴标准、婚礼花费等作出具体规定,通过公议、公订、公示等方式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形成导向明、内容新、能管用的约束性规范。因地制宜设立村民议事室、议事角等协商议事场所,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嫁新风”议事协商活动。采取“红黑榜”、道德基金、文明积分等方式,推动村规民约相关要求落到实处。
打造一批“可学可看”示范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乡镇(街道)修订情况开展跟踪指导,择优选取基础扎实、代表性强的村(社区),重点开展“低(零)彩礼示范村(社区)”的培育打造,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深入挖掘并大力宣传践行简约婚俗、不要或少要彩礼、家庭和睦幸福的模范家庭故事以及治理成效显著的先进村社经验,形成“榜样就在身边”的正向激励效应,为持续深化彩礼治理工作营造浓厚氛围,有力带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何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