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民心所系,民生所依。甘州区东街街道长沙门社区始终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深植于心、付诸行动,聚焦低保审核、临时救助等环节,以“小网格”撬动“大民生”,推动基层民政服务向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温度的方向迈进,全力为困难群众编织一张坚实温暖的关爱保障网。
政策宣传“零距离”,春风化雨润万家。以网格为基石,充分发挥“红马甲”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精心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线上利用居民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定期推送,内容涵盖低保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大病医疗救助流程和临时救助标准等核心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政策要点,让居民群众轻松掌握。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面对面答疑解惑。工作人员深入浅出讲解政策,社区公告栏清晰展示要点,宣传手册、彩页广泛发放方便查阅,LED屏滚动播放标语营造氛围,提升居民政策知晓率,实现从“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申请”,让惠民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入户走访“知冷暖”,精准识别守底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遵循“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结合重点任务开展“敲门行动”,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申请、早救助”。运用“看、问、访、核”四步工作法,对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的家庭和个人进行严谨细致的核查,了解其家庭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及刚性支出等情况,做到一户一档,详细记录,精准掌握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数据共享,比对分析民政、医保、残联等数据,做到不遗漏一户困难家庭,不错过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温暖的探访;每一次核实,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守护着民生保障的底线。
纾难解困“送温暖”,精准服务显真情。充分发挥救助制度“托底、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关键作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扎实推进急难型和支出型救助,尤其在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领域发力,力求“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益,让身处困境者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对辖区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供养人员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倾注格外关爱。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定期探望。工作人员不仅送去生活必需品,更注重传递精神慰藉,落实帮扶政策。每一次慰问,都是一次温暖的鼓励,帮助他们重燃生活的希望。
下一步,长沙门社区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擦亮社会救助“兜底线、保民生、救急难”的底色,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率,努力推动民生保障工作更深、更实、更暖。(张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