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冯杰
近日,记者走进甘州区乌江镇敬依村的聚全宏禄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区看到,一排排兔笼整齐排列,笼具干净整洁,食盒有序悬挂,种兔、幼兔、商品兔都有各自固定的“家”。兔笼的标签上详细记录着每只兔子的“生日”、防疫情况等信息。
看着一只只雪白的兔子快速咀嚼着饲料,养殖基地负责人高兴国难掩喜悦之情:“每天早上,我们都要给兔子喂料、加水、打扫卫生、清理粪便、消毒;中午还要给棚舍通风换气、再次消毒,确保兔子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说起发展特色养殖,高兴国打开了话匣子。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兴国接触到肉兔养殖。经过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学习,他萌生了养殖兔子的想法。2023年,他正式成立聚全宏禄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养殖肉兔,并引进400只法国优良种兔法拉系列兔种。通过不断实践摸索,他逐步掌握了种兔繁育、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当年便实现出栏商品兔2.9万只,存栏7000只。
“肉兔繁殖力强、饲养周期短,养殖收益高。只要掌握好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与通风,科学调配饲料,70天左右就能出栏。每只肉兔可卖40元至45元,年销售量可达60万只。”让高兴国满意的是,目前销售渠道稳定,兔子集中销往四川、重庆、云南等地。
“一人致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富。”高兴国引以为傲的是,肉兔的销路拓宽后,订单越来越多,靠一己之力难以满足供货需求,好在有周边的农户来帮忙一起养殖,共同挣钱。目前,已带动周边40户农户参与养殖,每户养殖数量在400只左右,一只商品兔的利润在8元到10元之间。
为带动周边农户养殖,聚全宏禄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还为养殖户免费提供设备,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养殖户购入种兔后繁育商品兔,再将商品兔卖给公司。在这种技术成熟、销路稳定的良好养殖模式下,发展壮大肉兔养殖规模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好渠道。
近年来,甘州区按照“一村一品”理念,立足村情实际,精准施策,大胆尝试,积极引导各乡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