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甘州:牛产业全链发力 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
2025-10-17 19:55:59 编辑:何静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记者 冯强 王晓宁)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甘州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政策扶持为保障,推动肉牛、奶牛产业双轮驱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典范。五年来,甘州区构建起从饲草种植到品牌营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甘肃前进集团挤奶大厅,奶牛们享受着恒温牛舍、自动化挤奶设备带来的舒适环境。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牧云”智慧系统,就像给每头奶牛配上了私人健康管家。在智慧牧场数据管理中心,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量等数据。

“对于养殖企业来说,提高效率意味着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更高的价值,而优化流程、提升牧场管理能力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化的养殖系统为提高效率创造了更多的可能。”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监王海忠说。

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800余人,奶牛存栏52000头,下属养殖场19个,日产高品质生乳800吨,自有饲草基地10万亩,拥有东风旗舰冷链运输车108辆,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使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马甫行说:“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节点,集团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借助甘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动力,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精益管理为发展路径,不断推动畜牧产业创新升级。”

在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每天有大约50头牛在这里经过32种部位的精细分割,除了上脑、西冷牛排等,精深加工的产品多达128种,年产值高达5000吨,产品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核心市场。

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本地农业产业的领军企业,始终深耕肉牛养殖、良种繁育及全产业链建设领域。在现代化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对排酸牛肉进行精细化分割处理,每个环节都保持着高效有序的运转状态。

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主任赫玉梅说:“我们每天的生产量就是15头左右,从剔骨到修割到包装,还有就是深加工系列的,有上脑牛排、眼肉牛排、西冷牛排,还有肥牛卷,有我们主打的产品肥牛1号。”

金峰农业肉牛养殖基地目前存栏肉牛数量9000多头,其中母牛1500 头。今年共出栏肉牛1.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公司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荣膺“甘味”十大公用品牌。2024年,“张掖肉牛”成功荣登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榜单。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绩,让“张掖肉牛”正式迈入国家级农业品牌阵营。

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行政部副部长周学辉说:“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金峰农业全力进军高端市场,通过严格把控牛肉品质标准,从养殖源头到加工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测与提升计划,确保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公司还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在养殖技术革新、产品深加工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张掖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五年砥砺奋进,甘州区牛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从“传统养殖”转型“智慧农业”。全区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65个,带动养殖大户5700余户,规模化种植优质饲草30万亩,年饲料产能达到100万吨,投入项目资金2.8亿元,培育10个万头养殖镇、75个千头示范村,形成了集聚发展、连片推进的良好态势。建成5家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培育了前进牧业、祁连牧歌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万头。注册畜产品商标10个,认证有机产品11个,3个产品入选“甘味”农产品名录。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万多户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年增收超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牛饲养量将达到50.7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国齐说:“‘十四五期间,甘州区以打造西北地区优质牛肉生产基地和黄金奶源生产基地为目标,以五良技术推广和全产业的建设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支付服务保障,助力产品价值提升。持续做优做强两头牛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50020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