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1+4+N”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是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重要节点村之一,也是全省乡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辖11个合作社、502户1689人,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9个,共有党员67名。近年来,速展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力打造种、畜、菜、果优势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多点开花的“1+4+N”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可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
建强支部堡垒 释放组织“引领力”
“我们要向先进村学习,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找准发展路子,创新思路举措,实现富民强村。”参观完党寨镇陈寨村高标准温室大棚,速展村“两委”班子成员们交流着各自的心得体会。
“我们可以利用温室大棚和水土光热资源,大力发展采摘经济……”
“我们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乡村旅游最合适……”
“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可以吸纳更多农民参与,解决好在家农民就业问题……”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家畅谈经验感想和发展思路,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党员群众讨论中,速展村的发展蓝图慢慢成形,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被激发,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
近年来,速展村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支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村级换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把“两委”班子成员培养成为抓党建、善经营、懂治理、能致富的行家里手,采取“内培+外训”方式培育致富能人46名,带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村党支部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联合沿线三关村、甘浚村、小泉村、祁连村组建成立速展中心村党委,采取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共创的模式,推动党组织力量从“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分散向集群聚合化转变,开启了党建富民、集体增收、群众共富新征程。2021年,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做优特色产业 开辟农村“致富路”
激活乡村旅游 鼓起农民“钱袋子”
速展村依托紧邻张掖七彩丹霞大景区的区位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建设和壮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将精品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产业有机融合,争取投资56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的速展村特色街区,配套集乡村记忆博物馆和农产品展销馆为一体的综合楼和民俗房屋,全面补齐了乡村旅游短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108套民宿房屋和各类景观、树木、水系亮化美化以及108盏高标准路灯架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置野炊垂钓烧烤区、亲子休闲娱乐区,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大锅台”,借助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取景拍摄地优势,主场举办第四届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扩大了速展村在文旅产业的影响力。
与速展村特色街区一路之隔的是今年投资300余万元新打造的乡村建设示范点“西遇·宿集”。土黄色的农舍小院、铺着茅草的房顶、院内挂着的蓑衣和草帽……走进以古朴、粗犷、土气儿为特色的网红景点“西遇·宿集”,犹如进入了《大话西游》拍摄现场。这里保留了农村原有的土气、老气和活气,留下了农村特有的田园味、乡愁味、烟火味。自营业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感受“大漠孤烟直”的西域风情,体验“龙门飞甲”般客栈民宿。
“今年以来,我们村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增收800万元,很多人喜欢来这里体验新式田园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鑫说,多年的发展让“村美民富产业旺”在这里成为现实。

启示

◆抱团发展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保障。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速展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速展中心村党委为龙头,依托特色街区、“西遇·宿集”示范点、产业种养基地,采取村集体、企业和农民抱团发展,有效盘活了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实现集体经济壮大、经营主体盈利和村民增收“三赢”局面。
https://mp.weixin.qq.com/s/-i0VC9lzSZmt7mHCkrPv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