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记者 何长凯 通讯员 段海臣)甘州区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拥有近百万亩制种玉米的“黄金产区”。近日,该区的75.3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有序开展,机械化去雄技术多年来在农机部门的演示推广中逐渐被制种企业和农户认可,机械化去雄技术成为今年智慧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6月30日,在大满镇汤家什村和沙井镇五个墩村、水磨湾村制种玉米地里,一台制种玉米去雄机正在来回穿梭忙碌,进行去雄作业。这台制种玉米去雄机每天作业面积200亩左右,相当于100人一天的劳动量,抽净率达85%以上。
汤家什村汤家什村十社村民贾怀国说:“我家种的十来亩制种,往年都是人工抽雄,今年采用机械抽雄,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可以节约600-700元。”
甘肃中垦玉种业公司片区经理刘鹏说:“目前正值玉米去雄的高峰期,去雄质量是决定种子质量的关键,今年我们部分地块从播种、去雄到收获,率先进行全程机械化操作的试验示范,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目前田间正在进行的是去雄机械进行去雄操作。”
制种玉米去雄后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养分可集中供应玉米雌穗的生长发育,同时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汤家什村十社村民史霞说:“我们的制种玉米都是订单农业,以前都是大水漫灌,现在都是滴灌,我们采用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滴水,统一品种。产量从以前的300多公斤到现在300到400公斤,产量大大提高。”
近年来,甘州区以补足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短板”和突破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瓶颈”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机推广组织+农机制造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式,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深松整地、带直线导航复式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化抽雄、联合收获以及秸秆转化利用等机械化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装备、作业、技术、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耕播环节已基本全部实现机械化。重点对玉米去雄、收获等方面的新型农机装备进行示范推广。同时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耕、种、管、收“一条龙”全托管的服务模式,大力创建“互联网+农机”服务中心,确保真正实现制种玉米 “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目标。
“为提高全区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近年来,我区先后引进6台高效制种玉米抽雄机械。通过这几天的试验验证,这几台机具基本上能适应我们片区制种玉米抽雄的一些技术要求,抽净率大于85%,最高能达到96%,完全满足我们制种玉米研发制造一体化项目设置的一些要求。下一步,进一步优化我们机具其他一些数据,为制种玉米的全程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甘州区农机推广中心主任段海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