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 婕 田 蹊11月22日,走进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双河湾生态产业园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火红的玫瑰,金黄的菊花……徜徉在这片花的海洋,丝毫感受不到冬季的寒冷。双河湾生态产业园位于三闸镇三闸村...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 婕 田 蹊11月22日,走进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双河湾生态产业园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火红的玫瑰,金黄的菊花……徜徉在这片花的海洋,丝毫感受不到冬季的寒冷。双河湾生态产业园位于三闸镇三闸村... [详情]
11月24日,张掖甘州区迎来降雪天气,在寒风中,雪花轻盈起舞,将平时的景致覆盖上一层洁白的雪被,恰似一幅幅动人的水墨画卷。空中俯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它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湖畔的垂柳和芦苇仿佛戴上了洁白的雪帽... [详情]
甘州区北街街道围绕社区居民需求,由东湖社区社会企业将闲置资源统一运营,打造“甘州铺子”等城市特产形象店。甘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新甘肃客户端张掖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今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常态化纵深推... [详情]
中国特产·甘州馆上行京东启动仪式现场。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新甘肃客户端张掖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11月20日,“携手共赢·共创未来—张掖农产品产业赋能大会暨中国特产·甘州馆上行京东启动仪式”在张掖市... [详情]
11月20日,“携手共赢·共创未来——京东&张掖农产品产业赋能大会暨中国特产·甘州馆上行京东启动仪式”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举行,旨在搭建起张掖企业与京东深度合作的新桥梁,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来自张掖的高... [详情]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付聪林原本是喂养牲畜的饲草黑燕麦,但如今却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香饽饽,城里人争先抢购的养生“千金方”。在张掖市甘州区,“燕麦哥”杨天东的创业故事成了佳话。今年52岁的杨天东是甘州... [详情]
今年,甘州区深挖就业“蓄水池”,打造创业“补给站”,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期望和需求,在拓岗位、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构造良好就业创业“生态”,吸引大量高校毕业等青年群体留张来张创业就业。扩大... [详情]
从高空俯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中轴线是什么感觉?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98公里,这片424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鼓楼为中轴线修建,随着时间推移,这条“线”上的风景也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变幻。近年来,随着城市更... [详情]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曹勇 文/图)11月20日,“携手共赢·共创未来—张掖农产品产业赋能大会暨中国特产·甘州馆上行京东启动仪式”在甘州区“三馆”演会中心举行。据了解,2024张掖农产品产业赋...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永伟11月18日,在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西洞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正在进行高标准温室大棚的装配、架设等作业。该产业园是甘州区戈壁设施农业集群项目。近年来,甘州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详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潇 摄影报道11月17日,张掖市甘州区东环路一处“口袋公园”,市民正在健身。近年来,甘州区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空地,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清除城市绿化“死角”,打造了一批既贴近生活又美... [详情]
11月16日,随着一股清澈的黑河水从引水渠一路欢腾雀跃地奔向庄墩村田园新居西侧塘坝,标志着甘州区长安镇庄墩村塘坝正式开始蓄水了。长安镇庄墩村塘坝于9月27日开工,总投资160万元,塘坝库容达1.3万m³,新修... [详情]
躬身实干富民强村——记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政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侯洪建宽阔整洁的乡村小路,精巧素雅的农家小院,如火如荼发展的特色产业……初冬时节,走进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乡村,一幅淳... [详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永伟 摄影报道11月13日,霞光初照的张掖市甘州区金酒750变电站以及“西电东送”输电网“大动脉”,横亘河西走廊,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送至华东地区。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影像见证历史瞬...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 潇11月17日,初冬时节,张掖市甘州区润泉湖公园内碧水荡漾、层林尽染,与周边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详情]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常伟 通讯员 朱自涛 今年以来,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创新实施“四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