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沛良 赵海容 图/甘州区委宣传部
清晨的阳光透过果树枝叶,在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河畔果园内,一群群土鸡正昂首阔步啄食着草籽与昆虫,偶尔扑棱着翅膀跃上低矮的果树;树下田垄里,射干、黄精等中药材散发着清苦的药香……这幅“林果飘香、禽鸣药茂”的富农增收新图景,正是甘州区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以前果树下的空地总觉得浪费,现在养了土鸡,不仅不用额外买饲料,鸡粪还能当天然肥料,果子结得更甜了。”果园负责人赵剑庞手里拎着刚捡的土鸡蛋,脸上堆满笑容。如今,他的果园散养土鸡3000余只,仅这项收入就比单纯种果树时增加了不少。
赵剑庞的增收故事,源于甘州区对林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当地立足祁连山浅山区“林多地广”的资源禀赋,创新“林上结果、林内养鸡、林下种药、林中造景”的立体经营模式,让每一寸林地都迸发复合效益。其中,林下土鸡养殖与林果、药材种植形成巧妙的生态循环,土鸡在林间自由活动,既能捕食害虫减少果树病虫害,又能将杂草转化为蛋白质,降低养殖成本;鸡粪经腐熟后成为林果、药材的天然肥料,让果子更甜、药材更壮;而茂密的果林为土鸡遮阴避雨,形成天然“养殖场”,药材散发的特殊气味还能帮助土鸡驱虫,构建起“林果护禽、禽肥林果、药助生态”的闭环链条。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在高原储备林二期经济林的基础上打造油杏、苹果、药用山楂等1500亩有机生态林果园,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种植射干、黄精等林下有机中药材500亩,规划林地800亩散养特色林下土鸡,利用高原储备林三期300亩长青林打造鹿文化生态体验园,利用高原储备林一期1300亩长青林建设生态文旅路线、长征主题徒步研学路线、素质拓展基地和党史研学徒步路线。
生态账连着经济账,更离不开科学施策的“方法论”。为让农户敢干、会干、能干好,甘州区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创新打造“林菌共生”“林药复合”“林旅融合”等立体模式,全区初步形成了林果发展、林下种养、森林旅游三大林下产业竞相发展、持续繁荣的良好局面。
数据见证成效:目前全区建成林旅融合产业点26个;各国有林场站林下试点散养鸡、鹅等家禽2.58万只,种植板蓝根30亩,计划种植柴胡1300亩;部分乡镇正探索林药、林粮、林菜间作等新模式,全区林下种养利用面积达3.0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实现2272万元。
“如今,除种养收益外,我们依托‘林中有景’的优势发展林下采摘、生态研学等业态,让‘生态景’进一步变成‘致富景’。”甘州区安阳乡乡长张娟娟介绍,下一步,安阳乡将依托项目进一步深化“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带动群众参与特色养殖和种植,进一步拓宽群众和集体增收渠道。
从“单一种植”到“立体经营”,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未来,全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依托林地进行立体种植、养殖,重点培育林下产品深加工企业,让林下经济“新钱景”越拓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