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近年来,甘州区梁家墩镇聚焦优势特色农产品,通过“订单农业+冷链包装+劳务协作”的模式,依托冷链物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为稳住“菜篮子”保驾护航。
盛夏时节,甘州区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一片繁忙景象,菜农们将田间采收的新鲜西蓝花集中运送至冷库车间进行分拣冷藏,几天后,冷藏保鲜的西蓝花将通过这里销往各地市场。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基地到冷库车间,形成种植、仓储、包装、销售全产业体系。在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基地的蔬菜全部达到供港蔬菜标准。”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标准化种植,蔬菜的亩产提高20%。
走进合作社冷库车间,除了熟悉的乡音,还交织着天南地北的口音,来自云南的外来务工者杨中林正熟练地将刚收割的西蓝花按照大小、品相进行分拣包装,他身旁是二十多位来自安徽、贵州、浙江等地的工友组成的务工队,形成独特的“老乡经济圈”,这样的场景,在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常态。
冷链物流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市场消费,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订单农业+冷链包装+劳务协作”的模式让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到35%以上,不仅吸引大量外省务工者跨省就业,还与广东、青海、江苏、陕西等地的蔬菜采购商建立稳定供货关系。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保底价收购、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包装的方式,确保农户收益的同时提升蔬菜外销竞争力,现在日均发货量已达到90吨。目前,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基地480亩,冷库库容量达到8700吨,带动农户年增收20000元。
在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和冷库车间,订单农业让种植有保障,基地种植让品质有提升,冷链包装让价值有突破,外省务工让产业有支撑,这种“四有”的发展模式,描绘出一幅农民增收的新图景,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书写着“产业新、百姓富”的新故事。(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