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   ~   
【媒体看甘州·甘肃农民报】张掖甘州:晚瓜“抢”鲜市 农户笑开“瓤”
2025-09-15 22:14:43 编辑:李春娜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肃农民报
分享到微博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郭沛良

金秋九月,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的千亩轻型钢架大棚里,墨绿色的麒麟西瓜挂满藤蔓,清甜的瓜香在田间弥漫。敬依村村民孔翔天刚蒙蒙亮便骑着电动车往村头的西瓜大棚赶,棚里的麒麟西瓜再有十几天就熟了,每天都得去看看瓜蔓长势,顺手把多余的侧枝掐掉。“以前总想着往外地工地跑,现在在家门口管大棚,一天能挣150块,干满3个月能落1万多元。”他一边麻利地整理瓜藤,一边指着棚里墨绿条纹的西瓜笑,“你看这瓜,个个长得周正,甜度也够,往东南沿海运,准能卖个好价钱。”

图片

这片让乡亲们安心的瓜田,源于乌江镇以产业振兴破题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乌江镇引进张掖市丰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西瓜产业园,创新运用“订单种植+企业运营+农户参与”模式,把东南沿海的市场需求直接连到田间地头。

“公司在贾家寨村、敬依村种了2000亩麒麟西瓜,用轻型钢架大棚控温保湿,配合嫁接育苗技术,从育苗到采摘只要90天,每亩能产7000多斤。”丰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俊蹲在田埂上,随手拿起一个西瓜掂量,“订单早签好了,熟了直接发往广东、福建,48小时就能上货架,乡亲们不用愁销路。”

图片

大棚外,几辆小货车正等着拉刚采摘的“样品瓜”,这些瓜要先送到分拣点测糖分、查农残,合格了才能装大车发往广东、福建。“我们跟那边的超市签了订单,瓜熟了直接运,48小时就能到货架上。”张掖市丰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俊蹲在地里,随手摘了个瓜切开,红瓤黑籽,咬一口甜汁满溢,“这2000亩西瓜,每亩能产7000多斤,光务工岗位就给村里留了200多个,整个种植季下来,大伙儿的工钱就得300多万元。”

图片

产业落地,最实在的是让农户得实惠。62岁的贾家寨村村民王桂兰正拿着小刷子给西瓜花授粉,她手上熟练的动作,是跟着张掖市丰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学的。“以前种大田玉米,一亩地也就收千把块。现在土地流转给公司种西瓜,每亩能拿800块租金,我再来棚里干活,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王桂兰说,去年她跟着技术员学了嫁接育苗、水肥管理,现在自己也能管两亩棚,“技术员教我们看温湿度表、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成了‘懂技术的农民’,挣钱更有底气了。”王桂兰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工资到账记录,脸上满是笑意。

图片

村里产业结构发生改变,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不光是西瓜,我们还要把‘供港蔬菜+玉米制种+渔业养殖+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五大产业并举的发展文章做足做深,让产业像瓜藤一样‘生’出更多增收路。”说起以后的日子,乌江镇副镇长刘金福也有盘算,镇里将继续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探索种植技术,拉长产品供应和销售周期,让特色产业种植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链条”,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供图: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