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喜看良田千重浪,最是好景丰收时,近日,在甘州区长安镇上头闸村的千亩制种玉米田里尽是一派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10余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伴随机器轰鸣声,一排排金色玉米应声倒地,奏响了一曲丰收长安的“交响乐”。
走进收割现场,机械高效协同作业,一台台大型玉米收获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收获机一次性完成玉米秸秆的收割、摘穗、剥皮,农户们望着成堆成堆的玉米棒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60多亩制种玉米用人工掰大概需要30个人工,用时2天,花费近3万元;现在机械化收割,2台机械不到半天就全部收完了,花费还不到1万元,从人力、物力、经济都省了好多。”望着从收割机上倾泻而下的沉甸甸的玉米棒,上头闸村一社村民梅艳君高兴地说。
通过大型机械化收获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种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对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这先进的大机器就是好用,碎得细、丢得少,收完直接上车,我们农户再也不用管,省力又省心!”种植大户郑建松在田埂上言语间难掩喜悦。
甘州区金沣昇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生年说:“这2000多亩地今年全部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精准供给,病虫害防治到位,管理比往年精细得多,玉米长势更好,保守估计亩产能达到800公斤左右,我们用大型联合收割机,预计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收割完成。”
长安镇上头闸村党支部书记郑鹏说:“今年我村种植制种玉米2600亩,采用订单种植模式,收获方式是全程机械化收获,彻底解决了以往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像往年人工每天收割8分地,而现在机械化收割每天近50亩地,算下来每亩地就能节省人工成本近400元,全村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上百万元,提高了农民的亩产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长安镇不断完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聚焦制种玉米等产业,全面开展农机服务、水肥一体化、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等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工作,有效推进了全镇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下一步,该镇将紧盯玉米制种款兑付环节,确保农户丰产又丰收。(曹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