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你看这滴灌带又漏水了,好好的水都白流了!”“不光是灌溉问题,村头那塘坝护栏都破了,娃娃们在边上玩太危险!”今年年初,甘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大满镇小堡子村几位村民纷纷道出烦心事。
群众有诉求,纪委有响应。甘州区纪委监委“领题”后,迅速启动“群众点题”机制,以“室组片”联动模式组建专项监督组,直奔大满镇小堡子村展开监督工作。
通过实地查看耕地灌溉情况、走访村民收集意见、翻阅村委会财务账册等方式,将群众反映的村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老化、塘坝护栏破损等问题逐一登记造册,形成问题清单,压紧压实区、镇、村三级责任,推动问题靶向治理。
针对集体资金管理漏洞,督促大满镇党委扛起主体责任,对小堡子村集体“三资”开展地毯式清查,建立土地、房屋、设备等12类38项管理台账,推动7个社的账务全部纳入村级统一规范管理,从源头防范资金管理风险。
在解决民生设施问题上,指导小堡子村委会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协调镇、村共同筹资13万元,对2885亩耕地的645个出水栓进行了改造,修建6个观察井解决滴灌带跑冒滴漏问题,并更换了600米的塘坝防护栏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把监督“探头”架在群众身边,线上依托“清廉甘州”监督热线平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信访举报平台等渠道,集中筛查梳理群众反映问题。线下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明察暗访等方式,直面群众收集的急难愁盼、堵点难点问题。
以群众诉求为“指挥棒”,将监督方向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通过“对点派单+全程盯办+定期回看”方式,推动形成“群众点题、纪委督题、乡镇(街道)答题、多方评题”的闭环式监督链条,靶向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将问题整改治理、民生实事办理等情况通过村务公开栏、线上平台等渠道进行公示,实现“点题—答题”全流程可追溯、可监督,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是哪个部门、单位一家的事,要凝聚起各方力量,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纪委监委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责任,通过派单督办、抄告监督、制发工作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避免“问题上交、责任悬空”,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人管、有人办,切实以监督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