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近日,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兰州举行,赛事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文物保护修复和考古技能人才为目的,着力筑牢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其中,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由甘肃省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由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总工会主办。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选派4名选手,与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的百余名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选手同台竞技并深入交流。他们带着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赛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精神风貌。
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6个竞赛项目,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壁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7个竞赛项目。参赛选手需通过理论笔试与现场实操双重考核,全面考察选手在文物保护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沉着冷静。他们专注于手中的文物修复工作,无论是对金属文物的除锈修复,或是对纸张书画的细致揭裱,都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4名选手分别参加了考古勘探、纸张书画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壁画修复四个项目。其中,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副所长何多鸿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荣获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考古勘探二等奖,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考古勘探银牌奖;安博、范娟娟分别荣获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纸张书画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优胜奖。
近年来,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在抓学习促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2023年选派3名同志分别赴兰州、郑州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九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第四期甘肃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三期全国传拓技术高级培训班”并取得结业证书。2024年选派2名同志分别赴兰州参加“第五期甘肃省古籍修复技术研修班”,北京参加故宫博物院纸质文物修复跟班学习,济南参加“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培训班”,并取得结业证书。同年7月,首次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合作,选派3名人员参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山西夏县举办的“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经过4个月的学习实践,熟练掌握了田野考古发掘流程及操作方法,并按照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发掘规程,全面完成所在探方的发掘任务及资料整理工作,在考古技能与专业素养方面实现了快速成长并取得结业证书。2025年选派1名同志赴兰州参加“第六期甘肃省古籍修复技术研修班”,并取得结业证书。
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通过所校合作、交流培养、跟班学习的方式,成功打造了文物本体保护、田野考古发掘、古籍修复保护三支专业人才队伍,为此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将大力推动文物保护领域的匠心传承与创新发展,为张掖甘州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古籍修复工作注入强大动力。相信在未来,随着文物保护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技艺的持续提升,张掖甘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