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州区长安镇党委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查摆问题、强化集中整治、动态更新学习教育问题清单和集中整治台账、坚持立行立改,以“查改治”组合拳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着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甘州融媒讯 “过去开个会一开就是大半天,现在半小时就结束了。以前下村调研像走流程,如今带着问题清单直奔田埂……”在长安镇前进村的集体会议上,老乡们细数着镇上干部作风转变的不一样。
深化学习“强思想”,激活担当“动力源”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过去‘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着如何充分发挥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主动作为,现在思想转变了,方法变化了,大家都主动带着村民跑市场、找项目、抓机遇。”谈及转变,包村干部鲍璟翻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八一村八一庄园项目的方案规划。
曾几何时,长安镇部分班子成员在面对复杂交织的矛盾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担当精神,尤其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措施办法不多,力度不够,致使全镇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将近10万元。
如今,一场“思想破冰”行动正在长安镇全面铺开:3月20日,镇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市、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全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由联系村领导和党建指导员下沉各村党支部立即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安排部署。会后,镇党委再度明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
学习效果好不好,思想转变快不快,关键得看干得实不实。镇党委大兴实干之风,组建由联系村领导、包党建办、村站所、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下沉工作组”,对集体经济薄弱村逐一“解剖麻雀”,制定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计划,为每个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学习成果转变为实际行动确保学习教育学之有效。
“现在我们给每个包村领导定了‘硬指标’,如果年底前必须让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收入达15万元。”镇党委书记在专题会上强调。“目前,全镇各村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公司,探索模式,主动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加,预计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0万元”。镇经营站长感慨说到。
以查促改“提效能”,提振干事“精气神”
“过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核查信息,3天时间村干部农忙时间还入户,村民不搭理,连轴转还出错。现在取消层层加码、提速,给足5天,走访时间更合理,老乡们也欢迎,入户调查也更细致了。”二闸村村文书屈芳的感受,折射出长安镇破解“层层加码”的实效。
放缓脚步,轻装前行,深化践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行动,长安镇办公室发文登记盒从3个减到了1个。曾几何时,长安镇会议冗长、文件堆砌,干部们哀声载道。改变始于“三减”行动全面落实:减数量,非必要会议不召开。减时长,会前由分管领导审核议程,减少超时会议出现;减篇幅,对无须下发的文件不予印发,对必须发的文件聚焦重点内容,精简文件篇幅。至目前,长安镇召开镇党委会1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6次,集中学习18次,镇党委发文21件,镇政府发文54件,“三减”行动有效控制减少了会议、发文数量。
如今,一套“留空白、抓统筹”的工作法正在推行,每周一由党政办公室梳理下发任务清单,明确“底线时限”与“弹性空间”,周五进行进度小结,预留充足的工作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聚焦群众“急愁盼”,作风转变“展新颜”
“五座桥村的水管改造终于完成通水了!”村民赵先生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这是长安镇确定的8件为民实事之一,曾因各种问题搁置多年。如今,镇党委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班子成员领办民生难题,每周督查落实进度。
至目前,五座桥村一社实施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庄墩村引水渠系建设等8件民生实事均按节点推进,班子成员不再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展现积极办,主动办的工作态度。
在南三环沿线环境整治中,不再搞“一刀切”突击,而是划分“党员责任区”,组织发动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及公益性岗位人员700余人分阶段清理废旧地膜,累计清理地块2000余亩,回收残膜30余吨。“现在干工作不仅比谁跑得快,还看谁做得实。”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全鑫说。
从会议室到田间地头,从文件堆到项目现场,长安镇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正如镇纪委在作风通报会上所说:“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让干部把‘为民服务’刻进骨子里,让群众在每一件实事中感受到变化。”从进出长安镇政府大门办事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就能看出干部工作的成色,正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注脚。(赵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