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   ~   
【媒体看甘州·学习强国】张掖市甘州区:“商旅融合”新业态 让生活“入圈” 幸福“出圈”
2025-07-03 17:42:42 编辑:何静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学习强国
分享到微博

在张掖甘州,不仅有弱水蜿蜒曲折的澎湃,还有古城灯火长明的奇景,透过大街小巷、百姓生活的不同“窗口”观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悄然重塑着城市与乡村的生活肌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处不在呈现。

张掖市甘州区解放巷背街小巷整改彩虹漫道

在张掖市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综合展览馆、红色文化长廊等红色旅游资源与甘泉公园、八声园、又一园、胡家园子等城市游园巧妙融合,欧式街、明清街、张掖老街等特色商业区与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相得益彰,熙攘的游客、忙碌的创业者、闲适的居民各有所乐,让这里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

甘州区小寺庙社区位于钟鼓楼西北角,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现有楼栋102栋,常住居民2554户,6292人。2023年8月之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辖区内老年人居多,老旧小区占60%以上,年久失修、环境脏乱,与周边商圈格格不入。

张掖市甘州区老年大学舞蹈班

变化源自甘州区近年来抢抓实施国家第三批和省级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机遇,全方位融合社区基层治理、物业服务、便民消费、志愿服务等多领域,打造出9个网“罗”百态、智“惠”于民的特色便民生活圈,让家门口的消费更有活力,也让居民的生活更有滋味。

在甘州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书法班、绘画班、合唱队等兴趣小组,让老居民生活丰富多彩。“现在不仅是舍不得走,好多搬离了的老同事又回来了。现在社区漂亮又方便,我们的绘画作品还会在景区广场展示,很多市民游客给我们点赞。”刚退休的居民施玉琴对社区引入“智慧养老”新模式言语中满是认可。

张掖市甘州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绘画班

民生为大,体现在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甘州区西街小寺庙社区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老年大学、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型综合食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安装智能穿戴设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线上健康讲座等方式,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与关怀。

公园是群众休闲的重要公共空间,甘州区西街小寺庙社区在公园建设上面临空间小、用地缺等问题,怎么办?近年来社区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等区域,在社区、居民点、学校等周边建设“口袋”公园,让更多市民能够“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转角见美”。

在位于解放巷的“又一园”因靠近老城区繁华地带,形成了“亭台楼阁、古典水景、军民鱼水情”相互交融的城市独特景观,引来不少市民拍照。“过去这里煤厂、围墙、锅炉房、旧平房等杂乱分布,社区周边没有休闲的地方。经改造背街小巷更新升级,路面宽敞、路牙平整、楼群外观整体翻新,原来的电线杆、‘蜘蛛罗网’消失了,围墙、锅炉房、小煤房、杂物房不见了,修建廊亭、水系,种植花草、树木,到处都是公园,我们散步健身有了好去处。”住在附近的居民郑玲满意地说。

张掖市甘州区解放巷的“又一园”

此心安处是吾乡,民生的背后是民心。从稚子幼童到耄耋老人,努力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民生诉求,尽力让每一颗心灵都有所归属,是全区努力把居民“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意清单”的目标和追求。

——看力度,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扩就业促增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惠民有感”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看精度,从增加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到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在问计不同群体、细化民生举措的过程中,百姓“急难愁盼”被用心关注、用情解决。

——看温度,从打通“断头路”、改造“三无楼院”,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于衣食住行细微处,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的普惠度、包容性。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征程中,张掖甘州正以为民情怀为笔,以民生实事为墨,在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书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崭新答卷。

(记者 郭沛良 赵海容)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