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https://gzxw.com.cn/
祁连山下筑屏障 生态警务护青山——甘州公安“生态警务矩阵”正式启动构建多维立体保护网
2025-04-22 17:37:07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融媒讯  甘州之地,生态如画。祁连雪岭,似银龙蜿蜒,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黑河如带,碧波荡漾,滋润出广袤的绿洲。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桃源仙境,令人沉醉不知归处。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紧盯主责主业,以“生态警务”为抓手,通过组织统筹、精准打击、协同共治、全民参与四维发力,构建起“打、防、管、控、宣”一体化生态警务体系,为守护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交出“甘州答卷”。

为进一步筑牢辖区生态安全屏障,甘州分局结合辖区实际,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黑河林场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新墩派出所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警务室、三闸派出所红沙窝林场生态警务室、龙渠派出所黑河草滩庄生态警务室”生态警务矩阵,聚焦部门协同、警种联勤、群防联动,着力构建生态共治联动新模式,坚守保护绿色防线。

“四大生态警务阵地的集中揭牌运行,标志着甘州公安以‘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警务工作体系建设进入实体化运作新阶段,为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注入强劲法治力量。”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副政委贾永庆说道。

多维布点,织密生态保护“安全网”

揭牌运行的四大生态警务阵地,精准覆盖祁连山北麓黑河干流沿线重点生态区——既有黑河林场、红沙窝林场等森林资源富集区,也包含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热点区域,更延伸至黑河草滩庄等重要水源涵养地,实现对森林、湿地、河流等生态要素的全链条保护。据介绍,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将承担“会议联席、执法联动、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宣传联合”五大核心功能,配备生态警长、生态警员、生态义警联合巡查,重点打击非法采矿、乱砍滥伐、野生动植物盗猎等违法犯罪,同步开展防火防汛预警、生态修复宣传等工作。

协同共治,构建多元联动“共同体”

此次在黑河林场、国家湿地公园、红沙窝林场、黑河草滩庄等生态敏感区域设立联勤工作站和警务室,是甘州公安主动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具体实践。四大站点覆盖湿地、森林、荒漠等多元生态系统,辐射祁连山北麓缓冲区、黑河干流核心区及国家级旅游景区,实现了“重点区域有人守、关键节点有人管、风险隐患有人查”的立体化防控布局。甘州公安将以生态警务阵地为支点,继续深化“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室”三级“生态警长”组织体系,与市黑河干流管理总站、区林草局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时掌握生态监测数据;联合红沙窝林场、黑河林场等地“生态义警”,实行“1+N”联动机制,在林地、河道、湿地、草地开展联合巡查,实现巡护“零盲区”;依托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警务室,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开展“生态保护进景区”普法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域守护”的共治格局。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护山“新引擎”

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甘州公安深度引入前沿科技,为生态警务装上智慧“大脑”。借助无人机巡航技术,对辖区广袤山林进行高频次、全方位巡查,克服地形复杂、人力难以抵达的困境,及时捕捉乱砍滥伐、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迹象,让隐蔽的破坏行为无处遁形。同时,利用高清监控摄像头构建视频监控网络,覆盖黑河林场、红沙窝林场等重点林区,通过图像识别与智能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林区动态,一旦发现火情、可疑人员活动,迅速发出预警,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祁连叠翠,警徽闪耀。随着生态警务体系的全面落地,甘州公安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河西走廊绘就一幅“山清、水秀、林茂、民安”的壮美画卷。

甘州
视频
公告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128420070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